花斑癬通常不會引起明顯瘙癢感。這是一種由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皮膚淺表真菌病,主要表現為色素異常斑塊。
花斑癬的典型癥狀是皮膚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斑疹,顏色可呈白色、粉紅色或棕褐色,表面常有細碎鱗屑。這些皮損好發于胸背、頸部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在出汗或濕熱環境下癥狀可能加重。多數患者僅表現為皮膚外觀改變,瘙癢癥狀輕微或不存在,這與濕疹、皮炎等瘙癢性皮膚病有明顯區別。
若出現明顯瘙癢,需考慮三種可能:合并其他皮膚疾病如接觸性皮炎;患者對真菌代謝產物產生過敏反應;搔抓后繼發細菌感染。此時建議進行真菌鏡檢明確診斷,必要時聯合抗過敏治療。日常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穿著不透氣衣物,出汗后及時擦干。飲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
治療方面可選用酮康唑洗劑、聯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外涂,頑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紫外線照射可能加重色素沉著,夏季需做好防曬。本病治愈后易復發,建議療程結束后繼續間斷用藥預防。家庭成員中有類似癥狀應同時治療,避免交叉感染。皮膚護理需選用溫和清潔產品,避免過度去角質刺激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