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缺氧的診斷需結合胎心監護、超聲檢查及生物物理評分等醫學手段綜合判斷。
1、胎心監護異常:
胎心監護是評估胎兒宮內狀態的重要方法。正常胎心率基線為110-160次/分,若出現胎心過緩<110次/分或胎心過速>160次/分需警惕缺氧可能。晚期減速、變異減速等異常圖形提示胎盤功能不良或臍帶受壓,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確認。胎動減少時進行無應激試驗,若20分鐘內無加速反應則提示胎兒儲備能力下降。
2、超聲血流動力學改變: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檢測臍動脈血流頻譜,缺氧早期表現為舒張末期血流速度降低,嚴重時出現血流缺失或反向。大腦中動脈血流阻力指數下降反映胎兒腦保護效應,靜脈導管a波消失或反向提示右心功能衰竭。羊水過少最大垂直暗區<2cm可能伴隨慢性缺氧,需動態監測胎兒生長曲線。
3、生物物理評分降低:
通過五項指標評估胎兒狀態:胎動、肌張力、呼吸運動、羊水量及無應激試驗。8分以上為正常,6分需復查,4分以下提示急性缺氧風險。該評分系統能區分慢性缺氧與急性缺氧,對胎糞污染病例具有預測價值。評分下降時應結合電子胎心監護曲線類型判斷干預時機。
孕婦需保持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每日定時監測胎動,孕晚期避免長時間仰臥。發現胎動異常或陰道流液應及時就醫,產科醫生會根據宮縮應激試驗、胎兒頭皮血pH檢測等結果制定處理方案。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孕婦,建議增加產檢頻率,必要時住院進行持續胎心監護。均衡飲食補充鐵劑預防貧血,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接觸煙草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