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髓內釘后骨折仍有移位可能,但概率較低。髓內釘通過髓腔固定能提供軸向穩定性,但旋轉穩定性相對較弱,術后早期需嚴格保護。
一、移位風險因素:
骨折類型直接影響穩定性,橫形骨折穩定性優于粉碎性骨折。骨質疏松患者骨-釘界面把持力下降,術后負重過早或康復訓練不當可能增加移位風險。髓內釘直徑與髓腔匹配度不足時,固定強度會減弱。
二、預防措施:
術后需使用支具或石膏輔助固定4-6周,粉碎性骨折建議延長至8周。康復訓練應遵循漸進原則,術后6周內避免患肢完全負重,可采用雙拐輔助行走。定期拍攝X線片監測骨痂形成情況,通常術后2周、6周、12周各復查一次。
飲食應保證每日鈣攝入量達到800-1000毫克,推薦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綠色蔬菜。蛋白質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2-1.5克計算,優選魚類、瘦肉等優質蛋白。康復期可進行等長收縮訓練,如踝泵運動每天3組每組20次,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訓練。睡眠時保持患肢中立位,避免側臥壓迫。出現異常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及時復診,必要時進行CT三維重建評估固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