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性白內障可以治愈。通過手術置換混濁的晶狀體,多數患者視力可顯著改善,但需根據輻射損傷程度及眼部整體狀況評估預后。
一、疾病分期與治療方式
輻射性白內障根據晶狀體混濁程度分為初期、膨脹期、成熟期和過熟期。初期患者晶狀體輕微混濁,視力影響較小,可暫緩手術但需定期復查;膨脹期晶狀體體積增大可能誘發青光眼,需密切監測眼壓;成熟期及過熟期患者視力嚴重下降,需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手術成功率可達90%以上,但若合并視網膜輻射損傷或視神經病變,術后視力恢復可能受限。
二、術后護理與注意事項
術后需規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預防感染,避免揉眼及劇烈運動。長期接觸輻射者應佩戴防輻射眼鏡,定期進行眼底檢查評估視網膜狀況。合并干眼癥患者需補充人工淚液,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需嚴格控制基礎疾病。術后3個月內避免游泳及眼部化妝,外出時建議戴防紫外線太陽鏡。
輻射性白內障患者日常需增加富含葉黃素、維生素C的食物如菠菜、藍莓等,減少高糖飲食。術后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舉重等增加眼壓的活動。保持每日飲水1500毫升以上,睡眠時墊高枕頭減少眼部充血。若出現突發眼痛、視力驟降需立即就醫,術后每半年復查一次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評估人工晶狀體位置及眼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