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退縮患者多數情況下可以種牙,但需滿足牙槽骨條件及通過專業評估。
1、牙槽骨條件評估:
種植牙需要足夠的骨量支撐人工牙根。牙齦退縮常伴隨牙槽骨吸收,需通過錐形束CT檢查骨高度和密度。若骨量不足,可能需先進行骨增量手術,如引導骨再生術或骨移植術,待骨條件穩定后再種植。
2、牙齦軟組織處理:
退縮的牙齦可能導致種植體周圍美學區暴露或清潔困難。術前可通過結締組織移植、游離齦移植等術式增加角化齦寬度,術后需加強口腔衛生維護,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縫刷清潔種植體頸部,避免菌斑堆積引發種植體周圍炎。
3、咬合功能重建:
長期牙齦退縮可能伴隨鄰牙移位或對頜牙伸長,需通過正畸輔助調整咬合關系,或選擇短種植體、傾斜植入等技術避開解剖限制。重度骨吸收患者可考慮All-on-4等即刻負重方案,但需嚴格控制咬合力。
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預防根面齲,每半年接受專業潔治和種植體維護。避免橫向刷牙和過硬食物,吸煙者需戒煙。合并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者需控制血糖穩定。若存在夜磨牙習慣,建議佩戴咬合墊保護種植體。定期復查可監測種植體周圍骨吸收情況,及時干預能顯著提高長期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