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后疼痛感通常在術后24至48小時內達到高峰,之后逐漸緩解。
手術創傷引發的炎癥反應和局部組織水腫是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麻醉效果消退后,患者會感受到明顯疼痛,這種疼痛多為持續性脹痛,排便時可能加重。術后三天內疼痛程度最顯著,與創面滲出、肛門括約肌痙攣等因素相關。隨著創面修復和炎癥消退,一周后疼痛感會明顯減輕。
1、術后疼痛管理:
醫生通常會開具鎮痛藥物緩解不適,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冰敷可減輕局部腫脹,每次15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溫水坐浴能放松肛門括約肌,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保持大便通暢至關重要,可服用乳果糖等緩瀉劑避免排便用力。
2、不同術式疼痛差異:
傳統外剝內扎術疼痛感較明顯,持續約1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疼痛較輕,3-5天可緩解;激光或超聲刀等微創手術創傷小,疼痛期更短。術后疼痛程度還與個體耐受力、創面大小有關。
術后兩周內避免久坐久站,每日適量散步促進血液循環。飲食以高纖維食物為主,如燕麥、芹菜、火龍果,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排便后使用嬰兒濕巾輕柔清潔。術后一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三個月內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現持續劇烈疼痛、發熱或大量出血,需及時就醫排除感染或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