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可以進行乙肝篩查。乙肝篩查對孕婦和胎兒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檢測能及時發現乙肝病毒感染情況,為后續干預提供依據。
一、乙肝篩查的必要性:
孕期乙肝篩查屬于常規產檢項目,可檢測孕婦是否感染乙肝病毒。若孕婦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病毒可能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傳染給胎兒。早期篩查有助于醫生評估傳染風險,制定阻斷母嬰傳播的方案。未篩查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婦可能在生產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導致新生兒成為慢性乙肝攜帶者。
二、篩查方法與安全性:
乙肝篩查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等血清學指標完成,對孕婦和胎兒無創傷性影響。篩查建議在孕早期完成,若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檢測乙肝病毒DNA載量。部分醫療機構會將乙肝篩查與艾滋病、梅毒檢測合并為"傳染病三項"檢查,一次采血即可完成多項篩查。
三、陽性結果的應對措施:
篩查結果陽性需配合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補充檢查。病毒載量較高時,孕晚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以降低母嬰傳播風險。新生兒出生后需在12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完成后續疫苗接種程序。母乳喂養需結合母親病毒載量情況,經醫生評估后決定。
孕期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避免生食海鮮等可能攜帶肝炎病毒的食物。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每周進行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篩查后需遵醫囑定期復查肝功能,避免使用可能損傷肝臟的藥物。家庭成員中有乙肝攜帶者時,應注意避免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其他成員建議接種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