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周炎可通過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甲硝唑等藥物治療,通常與口腔衛生不良、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乳牙滯留、齲齒繼發感染、遺傳因素等原因有關。
細菌感染是兒童牙周炎的主要病因,臨床常用頭孢克肟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抑制革蘭氏陰性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可覆蓋厭氧菌感染,甲硝唑針對牙齦卟啉單胞菌等專性厭氧菌。需在口腔微生物培養指導下選擇敏感藥物,避免濫用導致耐藥性。
全口潔治術去除牙結石,齦下刮治清除牙周袋內菌斑生物膜。對乳牙滯留病例需拔除無法保留的患牙,采用超聲器械進行無痛化處理。術后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減少菌斑再附著,維持牙周組織愈合環境。
教導兒童掌握改良Bass刷牙法,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推薦牙線清理鄰面菌斑,輔助沖牙器清潔牙齦溝。建立每日兩次、每次兩分鐘的刷牙習慣,家長需監督至學齡后期。
鄰面齲導致的食物嵌塞會加重牙周炎癥,需采用復合樹脂充填修復齲洞。深齲近髓時實施活髓切斷術,避免感染擴散至根尖周。對早發性牙周炎患兒應排查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
補充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加鋅元素攝入增強免疫功能。限制高糖零食攝入頻率,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乳牙列期保證每日500ml牛奶攝入,維持鈣磷代謝平衡。
兒童牙周炎管理需采取藥物-機械-行為綜合干預模式。急性期控制感染后,應每3個月進行牙周維護治療。日常飲食增加獼猴桃、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避免碳酸飲料侵蝕牙釉質。建議每日進行10分鐘的口腔肌肉功能訓練,如吹氣球鍛煉頰肌力量。出現牙齦自發性出血或牙齒松動時需及時復診,青春期前完成全口咬合誘導可降低成人期牙周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