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炎癥可通過婦科檢查、白帶常規、B超檢查、HPV檢測、陰道鏡檢查等方式確診。不同檢查方法針對不同炎癥類型,需根據癥狀和醫生建議選擇。
1、婦科檢查:醫生通過視診和觸診觀察外陰、陰道、宮頸情況,判斷有無紅腫、潰瘍或異常分泌物。雙合診可評估子宮及附件壓痛、包塊,初步鑒別陰道炎、宮頸炎或盆腔炎。檢查前需避開月經期,24小時內避免性生活或陰道灌洗。
2、白帶常規:采集陰道分泌物檢測清潔度、pH值及病原體。線索細胞提示細菌性陰道病,芽生孢子見于念珠菌感染,滴蟲活動體確診滴蟲性陰道炎。需注意取樣前3天停用陰道栓劑,檢查時采用無菌拭子避免污染。
3、B超檢查:經腹或經陰道超聲可顯示盆腔積液、輸卵管增粗、卵巢囊腫等異常。盆腔炎常伴輸卵管積水,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見巧克力囊腫。檢查前需憋尿經腹或排空膀胱經陰,無輻射適合孕婦篩查。
4、HPV檢測:采用宮頸細胞刷取樣,通過核酸擴增技術檢測高危型HPV病毒。16/18型陽性需結合TCT結果,其他高危型陽性建議陰道鏡活檢。3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5年聯合篩查,接種HPV疫苗者仍需定期檢測。
5、陰道鏡檢查:醋酸染色和碘試驗下放大觀察宮頸病變,指導活檢位置。可發現宮頸柱狀上皮外移、醋酸白上皮等癌前病變特征。檢查后可能出現少量出血,2周內避免盆浴和劇烈運動。
日常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頻繁使用洗液沖洗陰道,同房前后注意清潔。飲食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食物,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出現異常分泌物、瘙癢或下腹墜痛持續3天未緩解,需及時復查婦科超聲和分泌物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