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可能導致小腹痛,多數情況屬于正常生理現象。
1. 生理性小腹痛:
孕早期子宮增大牽拉韌帶會引起輕微鈍痛,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腹股溝區短暫刺痛。孕中期胎動活躍或子宮圓韌帶拉伸可能導致下腹緊繃感,通常休息后緩解。孕晚期假性宮縮表現為不規則腹部發緊,持續時間短且無規律。這類疼痛程度較輕,無伴隨出血或發熱,可通過左側臥位、局部熱敷或調整活動強度緩解。
2. 病理性小腹痛:
持續銳痛或絞痛可能與先兆流產、宮外孕或胎盤早剝有關,通常伴隨陰道出血、頭暈乏力等癥狀。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腹痛多伴有尿頻尿急,盆腔炎癥則會出現發熱和異常分泌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發的腹痛常合并視物模糊和水腫,需警惕子癇前期風險。病理性腹痛需立即就醫評估,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物。
建議孕婦記錄腹痛頻率與持續時間,每日飲用1.5-2升溫水預防泌尿感染,選擇低強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改善血液循環。若出現腹痛伴隨陰道流血、持續性頭痛或胎動異常,需急診處理。定期產檢時需向醫生詳細描述疼痛特征,必要時通過B超或胎心監護排除異常。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和盆底肌訓練,有助于緩解妊娠相關肌肉骨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