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弱精癥多數情況下可以治療。治療效果取決于病因、病情嚴重程度以及個體對治療的反應,通過規范診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多數患者精液質量可得到改善。
1、病因與分期判斷:
少精弱精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患者每毫升精液精子數量在1000萬至2000萬之間,中度在500萬至1000萬之間,重度低于500萬。病因包括內分泌異常如促性腺激素不足、生殖道感染如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環境毒素暴露如重金屬以及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明確病因需通過精液分析、激素檢測、陰囊超聲等檢查。
2、醫學干預措施:
內分泌紊亂者可選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或睪酮替代治療;生殖道感染者需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精索靜脈曲張患者可行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抗氧化治療常用輔酶Q10、維生素E等改善精子DNA完整性。嚴重病例可考慮睪丸穿刺取精聯合輔助生殖技術。
3、生活方式調整:
避免高溫環境如桑拿、久坐,每日增加30分鐘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飲食補充鋅牡蠣、南瓜子、硒巴西堅果及葉酸深綠色蔬菜,限制酒精攝入每周少于100毫升。保證23點前入睡以維持正常睪酮分泌節律,減少心理壓力可通過正念冥想調節。
患者需保持3-6個月規范治療周期后復查精液質量,治療期間每2個月監測激素水平。配偶同步進行孕前檢查,雙方共同參與備孕計劃可提升受孕幾率。冬季注意睪丸局部保暖,夏季避免長時間騎行壓迫會陰部。若合并糖尿病或甲狀腺疾病需優先控制基礎病,部分中藥如五子衍宗丸可在醫師指導下輔助使用,但需警惕非法添加激素的制劑。建立規律排精習慣每周2-3次有助于維持生精上皮活性,嚴重少弱精患者可提前冷凍保存精液以備輔助生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