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通常不會自行消失,需要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宮頸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急性宮頸炎多由病原體感染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患者可能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顏色異常、性交后出血等癥狀。慢性宮頸炎多為急性期未徹底治愈遷延而來,癥狀相對輕微但持續時間長。宮頸炎的治療需結合病原學檢查結果,細菌性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病毒性感染則需抗病毒藥物配合局部治療。
日常護理對宮頸炎康復至關重要。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勤換洗;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增強免疫力;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尤其出現異常出血或分泌物時應及時就診。慢性宮頸炎患者可配合物理治療如激光、冷凍等方法促進炎癥消退。
宮頸炎的預后與治療時機密切相關。急性期規范治療大多可完全治愈,延誤治療可能發展為慢性炎癥或引發盆腔炎等并發癥。慢性宮頸炎長期存在可能增加宮頸上皮內瘤變風險,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調節心理壓力都有助于疾病恢復。出現癥狀后應避免自行用藥,需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完成足療程治療,防止病情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