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手上起小水泡可通過保持皮膚干燥、避免接觸刺激物、使用外用藥物、口服抗組胺藥物、局部冷敷等方式治療。夏天手上起小水泡通常由汗液刺激、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過敏反應、濕疹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
汗液滯留是夏季手部起水泡的常見誘因。選擇吸濕性強的棉質手套,洗手后及時擦干指縫。運動后可用含滑石粉的爽身粉輕拍手部,減少汗液積聚。夜間睡眠時可佩戴透氣紗布手套,避免汗液浸泡皮膚。
2、隔離刺激:
接觸洗滌劑、金屬飾品等物品可能誘發接觸性皮炎。做家務時佩戴PVC手套,避免直接接觸洗潔精。鎳過敏者需移除手表帶、戒指等金屬飾品。新購皮革制品可用白醋擦拭去除表面殘留化學制劑。
3、外用藥物:
局部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可緩解真菌性水泡,莫匹羅星軟膏適用于細菌感染。每日兩次薄涂氫化可的松乳膏能減輕過敏反應,配合尿素維E乳膏可修復皮膚屏障。水泡破裂處需先碘伏消毒再用藥。
4、口服藥物:
氯雷他定片可阻斷組胺釋放改善瘙癢,西替利嗪膠囊適用于蕁麻疹樣水泡。真菌感染需連續服用伊曲康唑膠囊兩周。伴隨疼痛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但需避免抓撓導致繼發感染。
5、物理緩解:
將綠茶包冷藏后敷于患處10分鐘,兒茶素能收斂水泡。生理鹽水浸泡可清潔滲出液,水溫需控制在28℃以下。紫外線照射后水泡可用蘆薈凝膠冰鎮涂抹,但日光性皮炎患者需避光。
日常需補充維生素B族及鋅元素,食用獼猴桃、牡蠣等食物促進皮膚修復。選擇游泳、瑜伽等低出汗運動,運動后立即更換汗濕衣物。長期未愈或擴散至全身需排查帶狀皰疹、天皰瘡等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現水泡應監測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