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可通過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調整藥物劑量、營養支持和心理疏導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碘缺乏、甲狀腺手術史、垂體病變或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藥物治療:左甲狀腺素是首選藥物,需根據孕周和TSH水平調整劑量。優甲樂、雷替斯、加衡等藥物均可安全使用。治療期間需每4-6周復查甲狀腺功能,維持TSH在妊娠各期特定范圍內。
2、功能監測:孕早期需每4周檢測TSH和FT4,孕中晚期可延長至6-8周。產后6周應復查甲狀腺功能。監測重點包括藥物過量導致的甲亢癥狀和劑量不足引發的甲減癥狀。
3、劑量調整:孕早期因hCG刺激常需增加劑量20-30%,孕中晚期根據體重增長調整。分娩后應立即恢復孕前劑量。劑量調整需考慮TSH水平、抗體狀態和臨床癥狀。
4、營養支持:保證每日150μg碘攝入,可食用海帶、紫菜、碘鹽。增加富含硒的食物如巴西堅果、牡蠣。避免大量攝入大豆制品和十字花科蔬菜,防止干擾甲狀腺素吸收。
5、心理干預:孕期甲減可能增加抑郁風險,需關注情緒變化。建議參加孕婦瑜伽、正念訓練等減壓活動。嚴重者可尋求專業心理咨詢,避免產前焦慮影響胎兒發育。
妊娠合并甲減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適量攝入海產品、乳制品和全谷物,避免極端節食。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游泳,避免劇烈運動。注意保暖防寒,保證充足睡眠,建立規律的產檢隨訪制度。出現心悸、手抖等藥物過量癥狀或乏力、便秘等劑量不足表現時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