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髕骨脫位可以治愈,但需根據患者年齡、脫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骨骼畸形綜合評估。早期干預如兒童期通過支具固定、肌肉訓練等保守治療多數可矯正;成年患者若伴隨嚴重關節畸形或反復脫位,可能需手術重建髕骨軌道。
1. 兒童期治療:保守干預為主
兒童骨骼發育未完全時,髕骨脫位可通過非手術方式改善。定制膝關節支具能穩定髕骨位置,配合股四頭肌強化訓練如直腿抬高、靜蹲可增強關節穩定性。物理治療需持續6-12個月,定期復查X光評估髕骨軌跡。若保守治療無效或脫位頻發,需考慮軟組織松解或肌腱轉位手術。
2. 成人期治療:手術重建更常見
成年患者因骨骼定型且多伴髕骨發育不良,常需手術矯正。脛骨結節移位術可調整髕骨受力軸線,髕股韌帶重建能增強穩定性;嚴重者需聯合滑車成形術改善股骨滑車溝形態。術后需佩戴可調節支具4-6周,逐步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與平衡練習,避免劇烈運動至少半年。
日常需避免跪姿、深蹲等增加髕骨壓力的動作,游泳和騎自行車更適合維持下肢肌力。超重者應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負荷,飲食注重鈣質與維生素D攝入如牛奶、深綠蔬菜,必要時補充氨基葡萄糖。若出現膝關節腫脹或突發卡鎖感,需立即冰敷并就醫排查軟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