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否有積液可通過觀察腫脹程度、按壓波動感和活動受限情況初步判斷。
1、觀察膝蓋腫脹程度:
膝關節積液最直觀表現為局部腫脹。健康膝蓋髕骨輪廓清晰,皮膚緊貼骨骼;當積液量超過50毫升時,髕骨周圍會出現飽滿隆起,兩側膝眼凹陷消失。急性損傷導致的積液可能在數小時內迅速出現腫脹,慢性滑膜炎則呈現漸進性膨大。腫脹部位皮膚通常發亮但無發紅,可與感染性關節炎相鑒別。
2、檢查波動感與浮髕試驗:
用拇指和食指交替按壓髕骨兩側,若感受到液體流動的波動感提示存在積液。浮髕試驗需伸直膝關節,向下按壓髕骨后快速松開,若髕骨出現反彈漂浮現象為陽性,說明關節腔內至少有30-40毫升液體。該檢查需與脂肪墊增生相區分,后者按壓時呈面團樣質感而無明顯波動。
3、評估關節活動功能:
積液會導致膝關節活動度下降,表現為屈曲時緊繃感和伸直困難?;颊叱V髟V上下樓梯時疼痛加重,久坐后站起需用手支撐。嚴重積液可能使關節處于輕度屈曲位以緩解囊內壓力,長期可導致股四頭肌萎縮。需注意與半月板損傷引起的交鎖癥狀相鑒別。
建議出現持續腫脹時盡早就醫,通過超聲或磁共振檢查明確積液量及病因。日常應避免爬山、深蹲等加重關節負荷的運動,控制體重以減少膝蓋壓力??蛇M行直腿抬高、坐姿伸膝等低強度訓練維持肌肉力量,疼痛急性期可冷敷15分鐘緩解癥狀,但禁止自行穿刺抽液。飲食注意補充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和維生素D,有助于減輕關節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