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奧密克戎病毒來勢洶洶,越來越多的人中招變陽。加上入冬以來天氣變化,各地藥店感冒藥、咳嗽藥、清熱解毒及抗菌消炎藥的銷量都出現脫銷狀況。特別是每次“疫情”都備受關注的連花清瘟,更是一藥難求。對此專家建議,新冠陽性患者可以根據癥狀表現對癥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感染新冠的一個表現是發燒,發燒可以燒得很高,可以燒得很低,可以燒到接近40℃,可以低到大概37℃。這個熱癥大概是兩天,它自然就可以好,干預可能好得更快一點;第二是咽喉疼痛,咽干,這是一個突出表現;第三是感到特別乏力,乏力的同時,有些人會在發燒前或者發燒過程中出現全身酸痛,那么一旦有了這種癥狀,在家里面吃一點這類風熱感冒的,疏風、清熱、解表、化濕一類的藥,吃一些對癥藥治療,隨著三五天變化以后,這種癥狀逐漸下降或消失,只要一開始咳嗽,有點輕微的咳嗽加重,基本上進入一個病程末期,快好了。
在對癥治療方面,消費者除了連花清瘟之外,其實有著眾多選擇。如表熱清顆粒、香菊感冒顆粒等,在功能主治方面均可進行對癥治療。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藥“表熱清顆?!?/p>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給人們的印象是神秘的熱帶雨林和傣族姑娘的婀娜舞姿,然而,生活在這里的人知道,先祖流傳下來的傣醫藥也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如同一顆顆珍寶散落在浩如煙海的貝葉經里,兩千年來滋養著傣家人的健康。
傣醫藥是中國四大民族醫藥(藏、蒙、維、傣)之一,具有2500多年歷史,2011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傣族人民原創的民族醫藥文化,它巧妙地借鑒了“四塔、五蘊”的哲學思想和科學理論,創造性地將傣族人民長期探索世界、順應自然過程中的生存經驗及醫療實踐升華為一門內涵豐富、體系完整的醫學體系,不僅為傣民族在流行病肆虐的“瘴癘之區”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即使在今天仍然歷久彌新,具有無可替代的實用價值。
我國傣族人民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雙版納,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常受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等“疫癘之氣”的侵擾。傣醫根據流感(兵哇)不同季節發病的特點,總結出了一整套防治流感(兵哇)的理論。其中,表熱清顆粒就是傣醫防治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疫癘之氣”的經典驗方,由柘樹根、石膏、南板藍根、金銀花、柴胡、黃芩、甘草等藥物組成。諸藥合用,可達疏風、解毒、清火、退熱之目的;臨床用于瘟疫時毒,熱風毒邪所致流感等。
表熱清顆粒組方精當、辨證施治、療效確切,已被中華中醫藥學會列入兩部國家級臨床診療指南:《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呼吸病分冊》和《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冊》分別被推薦用于流行性感冒風熱證常用中成藥和用于急性扁桃體炎風熱外犯證常用中成藥。兩部指南所推薦治療病癥與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相一致,表熱清顆粒值得用于推薦參與今天的疫情防疫工作。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下,地方特色民族藥對地區病情、氣候和當地用藥習慣具有特色優勢。表熱清顆粒作為新冠肺炎防治民族藥,在國家級臨床診療指南指導下,將充分發揮民族藥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作用。雷允上集團愿為全國疫情拓寬用藥保障渠道,充分發揮民族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作用,為共克時艱,為共同抗疫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