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脈瘺的典型癥狀包括搏動性腫塊、局部震顫與雜音、肢體腫脹或疼痛、皮膚溫度異常及心力衰竭表現。癥狀嚴重程度與瘺口大小、位置及病程密切相關。
1、搏動性腫塊:
瘺管部位常可觸及明顯搏動的腫塊,觸診時有震顫感。這是由于動脈血直接分流至靜脈導致局部血管擴張,常見于四肢或頸部。隨著瘺口增大,腫塊體積可能逐漸增加。
2、震顫與雜音:
聽診器在瘺管處可聞及持續性機器樣雜音,觸診伴隨貓喘樣震顫。這是高速血流通過異常通道產生的湍流現象,雜音強度與血流速度呈正相關。
3、肢體異常:
四肢動靜脈瘺可能導致遠端肢體腫脹、疼痛或靜脈曲張。動脈血直接進入靜脈系統會升高靜脈壓,影響淋巴回流,嚴重時可出現潰瘍或壞疽。
4、皮膚溫度變化:
瘺管近端皮膚溫度升高,遠端則因血流減少而溫度降低。這種差異可通過紅外測溫儀檢測,是判斷瘺管血流動力學影響的客觀指標。
5、心臟負荷癥狀:
長期大量分流可導致心悸、氣促等心力衰竭表現。心臟為代償增加的循環容量而擴大,最終可能發展為高輸出性心力衰竭,需通過超聲心動圖評估心功能。
日常需避免對瘺管部位施加壓力或劇烈碰撞,規律監測心率血壓。飲食宜低鹽高蛋白,限制每日液體攝入量。出現肢體麻木、胸悶等癥狀應立即就醫,術后患者需定期復查血管超聲。適度進行握力訓練可促進瘺管成熟,但需避免上肢負重超過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