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赏ㄟ^癥狀自測結合醫學檢查初步判斷,但確診需依賴心電圖等專業手段。
一、常見癥狀自測:
典型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心前區突發的停頓感或撞擊感,可能伴隨頭暈、乏力。發作時可嘗試測量脈搏,若發現脈搏節律不規律如忽快忽慢、漏跳或靜息心率持續>100次/分、<60次/分需警惕。部分患者會在夜間平臥時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或運動后出現異常心慌,這些均為重要預警信號。
二、病因與風險因素:
生理性因素包括情緒激動、過量攝入咖啡因或酒精;病理性因素涉及甲狀腺功能異常、心肌缺血、電解質紊亂等。長期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房顫等持續性心律失常。若癥狀發作時伴有胸痛、黑朦、暈厥,需立即就醫排除惡性心律失常。
三、醫學診斷方法:
常規12導聯心電圖可捕捉發作時的心電異常,對于陣發性心律失常建議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心臟超聲能評估結構性心臟病,必要時需做運動負荷試驗或電生理檢查。部分遺傳性心律失常需通過基因檢測確診。
日常應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限制酒精及高咖啡因飲食。規律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心臟自主神經調節。若自測發現異常癥狀,建議記錄發作時間、誘因及持續時間,就診時向醫生詳細描述。保持低鹽低脂飲食,適量補充鎂、鉀等礦物質對維持正常心律有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