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前的日常準備主要包括飲食調整、腸道清潔、藥物管理、生活習慣改變和物品準備五個方面。
1、飲食調整:
檢查前3天需采用低渣飲食,避免食用紅色或帶籽食物如西瓜、火龍果,以防干擾視野。推薦選擇白粥、面條、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檢查前1天改為全流質飲食,可飲用米湯、藕粉、清湯等無渣液體。牛奶等乳制品可能增加腸道氣泡,建議檢查前24小時停用。
2、腸道清潔:
需按醫囑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清腸藥物,通常分兩次服用。首次在檢查前晚6-8點服用,第二次在檢查前4-6小時完成。每次需用2000毫升溫水沖服,服藥后需走動促進腸蠕動。排便至清水樣無渣即為合格,若未達標需聯系
3、藥物管理:
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林者需提前5-7天遵醫囑調整用藥。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需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高血壓患者晨間降壓藥可用少量水送服。需向醫生詳細說明當前用藥情況,包括中藥和保健品。
4、習慣調整:
檢查前1周避免劇烈運動以防腸道損傷。檢查前3天戒煙戒酒,減少腸道刺激。女性應避開月經期。檢查當日需有家屬陪同,因麻醉后24小時內禁止駕車和高空作業。建議穿著寬松衣物方便檢查。
5、物品準備:
攜帶既往胃腸鏡檢查報告、病理結果等醫療資料。準備干濕紙巾應對頻繁排便。可備少量糖果預防低血糖。無痛腸鏡需帶心電圖等術前檢查報告。提前預約好檢查后休息場所,避免長途奔波。
腸鏡檢查后2小時內禁食禁水,之后從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初期避免辛辣刺激、高纖維食物,推薦選擇山藥粥、南瓜羹等保護腸黏膜的食材。24小時內不宜劇烈運動或泡澡,出現持續腹痛、便血需立即就醫。建議每年定期進行腸道健康評估,40歲以上人群可將腸鏡納入常規體檢項目。保持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25-30克,適量補充益生菌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