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需通過戒酒、營養支持、定期監測、并發癥管理、心理干預等方式綜合干預。該疾病主要由長期過量飲酒、營養不良、氧化應激、腸道菌群紊亂、遺傳易感性等因素導致。
1、戒酒:完全戒斷酒精攝入是治療核心。酒精代謝產物乙醛直接損傷肝細胞線粒體,持續飲酒會導致肝纖維化進程加速。建議通過替代飲品轉移注意力,必要時尋求戒酒門診專業幫助。
2、營養補充:患者常合并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每日需保證1.2-1.5g/kg優質蛋白攝入,優先選擇魚類、豆制品、乳清蛋白。維生素B族及鋅元素缺乏者需額外補充,維生素E可改善氧化應激損傷。
3、肝功能監測:每3-6個月需檢測ALT、AST、GGT及膽紅素水平。超聲彈性成像可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瞬時彈性檢測值≥7.4kPa提示顯著纖維化。肝硬化患者應每6個月進行甲胎蛋白和腹部超聲篩查。
4、并發癥防治:食管靜脈曲張患者需預防性使用普萘洛爾,自發性腹膜炎需警惕腹痛發熱癥狀。肝性腦病者限制蛋白質攝入初期控制在20g/日,后期逐步增加至耐受量。肝腎綜合征患者需嚴格記錄24小時尿量。
5、心理康復:認知行為療法可改善戒斷后焦慮抑郁,團體治療有助于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家庭干預需重點解決共病問題,配偶同步戒酒可使患者復飲率降低40%。正念訓練能緩解戒斷期情緒波動。
酒精性肝病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30g優質蛋白、200g深色蔬菜攝入,避免高脂飲食誘發脂肪瀉。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太極拳可改善肝區微循環。睡眠監測發現睡眠呼吸暫停需及時干預,夜間血氧飽和度低于90%會加重肝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