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引起濕疹可通過壓力治療、皮膚護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靜脈曲張通常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長期站立、肥胖、妊娠、深靜脈血栓等因素引起。
醫用彈力襪是基礎干預手段,通過梯度壓力促進靜脈回流,減輕下肢淤血。每天晨起前穿戴,睡前脫下,壓力等級需由醫生根據病情選擇。避免使用普通緊身襪替代,不當壓力可能加重癥狀。
濕疹部位每日用溫水清潔后涂抹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保濕霜,避免搔抓破潰。合并滲出時使用硼酸溶液濕敷,每次15分鐘。選擇無香料、無酒精的溫和洗劑,洗澡水溫不超過37℃。
外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可緩解急性期瘙癢,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反復發作病例。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可控制過敏反應,合并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
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通過熱損傷使曲張靜脈閉鎖,射頻消融術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相同效果。傳統高位結扎剝脫術適用于嚴重病例,術后需配合壓力治療至少6周。手術能從根本上改善靜脈高壓狀態。
每日抬高下肢3-4次,每次30分鐘高于心臟水平。避免連續站立超過1小時,工作時可做踮腳運動促進肌肉泵作用。控制BMI在18.5-23.9之間,每周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150分鐘。
飲食需增加藍莓、菠菜等富含花青素的抗氧化食物,限制高鹽飲食防止水腫加重。睡眠時用枕頭墊高小腿,選擇左側臥位減少下腔靜脈壓力。定期進行下肢靜脈超聲檢查,出現皮膚潰瘍、劇烈疼痛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