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是存在于肝細胞內的特異性酶,主要參與氨基酸代謝過程,其血清水平升高常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催化丙氨酸與α-酮戊二酸間的氨基轉移反應,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該過程是糖異生途徑的關鍵環節,對維持血糖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健康人群血清中ALT活性通常低于40U/L。
當肝細胞膜完整性受損時,胞內ALT大量釋放入血。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可升高至正常值20倍以上,其水平變化與肝細胞壞死程度呈正相關。心肌梗死時也可能出現輕度升高。
ALT與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聯合檢測可鑒別肝源性與心源性損傷。酒精性肝病時AST/ALT比值常>2,病毒性肝炎則多<1。持續輕度升高需警惕脂肪肝或藥物性肝損傷。
劇烈運動后12小時內ALT可能暫時性升高50%。妊娠期因血液稀釋可出現生理性降低,某些抗生素或中藥制劑也可能干擾檢測結果。建議復查前保持正常作息3天。
發現ALT升高應完善肝炎病毒篩查、腹部超聲等檢查。輕度異常可通過戒酒、控制體重改善,中重度升高需使用水飛薊賓、雙環醇等保肝藥物。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監測甲胎蛋白。
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有助于維持肝臟功能,建議每日攝入30g優質蛋白如魚肉蛋奶,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避免霉變食物接觸,接種乙肝疫苗可有效預防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異常者應每3-6個月復查ALT、AST、GGT等指標,長期服藥人群需定期評估藥物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