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進蟲可通過燈光誘引、滴油窒息、沖洗取出、器械夾取、就醫處理等方式解決。昆蟲進入外耳道多因夜間活動、環境潮濕、耳垢吸引、耳道狹窄、清潔不當等因素引起。
1、燈光誘引:昆蟲具有趨光性,在暗處用手電筒照射耳道口,多數情況下蟲子會自行爬出。操作時保持頭部側傾,避免強光直射鼓膜。此方法適用于甲蟲、飛蛾等趨光性強的昆蟲。
2、滴油窒息:選用橄欖油、嬰兒油等溫和油劑,沿耳道壁緩慢滴入3-5滴,等待1-2分鐘使昆蟲窒息。油劑能阻斷昆蟲呼吸孔道,同時形成潤滑層減少耳道劃傷。蟑螂等體型較大昆蟲適用此法。
3、溫水沖洗:使用接近體溫的生理鹽水,用球型注射器輕柔沖洗耳道。水流壓力需控制在0.3-0.5大氣壓,沖洗時保持患耳朝下。該方法對蚊蟲等小型昆蟲效果顯著,鼓膜穿孔者禁用。
4、器械取出:醫用耳鏡配合槍狀鑷或耵聹鉤取出異物,需由專業人員操作。器械操作前需充分照明定位,針對螳螂等帶刺昆蟲需先滴入利多卡因麻醉。操作過程嚴格避免損傷鼓膜與耳道皮膚。
5、急診處理:當出現劇烈疼痛、聽力下降、血性分泌物時需立即就醫。耳鼻喉科可采用吸引器負壓吸引,或在顯微鏡下進行異物取出術。特殊情況下需行耳道切開術處理深部嵌頓異物。
日常應保持臥室環境干燥,定期更換床品,使用蚊帳減少昆蟲接觸。戶外活動時佩戴耳塞防護,避免在草叢中躺臥。耳道異常瘙癢或悶脹感應及時檢查,油性耳垢者建議每季度進行專業耳道清潔。發現昆蟲入耳后保持鎮定,切忌用棉簽掏挖導致昆蟲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