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常用處方藥包括苯二氮?類、非苯二氮?類及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1、苯二氮?類藥物:
這類藥物通過增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遞質作用改善睡眠,適用于短期失眠治療。常見藥物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侖、勞拉西泮等,具有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長的效果。長期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和耐受性,突然停藥可能出現戒斷反應。老年患者需警惕肌松作用導致的跌倒風險,肝功能異常者應調整劑量。
2、非苯二氮?類藥物:
作為新型鎮靜催眠藥,選擇性作用于特定受體亞型,不良反應相對較少。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唑吡坦是典型代表,能維持正常睡眠結構,次日殘留效應較低。部分藥物可能出現夢游、幻覺等罕見副作用,用藥期間需避免飲酒。這類藥物更適合伴有焦慮情緒的失眠患者,但連續使用不宜超過4周。
3、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通過模擬內源性褪黑素調節睡眠覺醒周期,適用于晝夜節律紊亂型失眠。雷美替胺和阿戈美拉汀可改善睡眠質量且依賴性低,尤其適合中老年患者。需注意服藥時間與生物鐘同步,避免強光照射影響療效。抑郁癥患者使用阿戈美拉汀時需監測肝功能,嚴重肝病患者禁用。
建立規律作息是改善失眠的基礎措施,建議固定就寢和起床時間,午休不超過30分鐘。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和尼古丁,晚餐不宜過飽。臥室環境保持黑暗安靜,溫度控制在18-22攝氏度。嘗試冥想或腹式呼吸放松身心,白天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但睡前3小時避免劇烈運動。長期失眠需排查甲狀腺功能異常、抑郁癥等潛在疾病,認知行為療法對慢性失眠有持久療效。飲食可增加小米、葵花籽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溫牛奶含有的乳清蛋白有助于促進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