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息肉是生長在子宮頸表面的良性贅生物,通常由慢性炎癥刺激、激素水平異常、局部血管增生、宮頸管黏膜過度生長、分娩或手術損傷等因素引起。
1、慢性炎癥:長期宮頸炎或陰道炎反復刺激黏膜組織,導致局部細胞異常增殖形成息肉。治療需消除炎癥誘因,每日溫水清洗外陰并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反復發作者可考慮激光或冷凍去除。
2、激素影響:雌激素水平過高可能促進宮頸內膜過度生長。通過檢測性激素六項評估內分泌狀態,必要時采用桂枝茯苓膠囊、丹梔逍遙丸等中藥調節,減少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漿攝入。
3、血管異常:宮頸部位毛細血管叢局部充血擴張形成帶蒂腫物。陰道鏡下可見息肉表面分布豐富血管網,體積較大者需行電凝止血術或息肉摘除術,術后禁止盆浴兩周。
4、黏膜增生:宮頸管黏膜柱狀上皮在炎癥刺激下向表面突出生長。臨床表現為接觸性出血或異常分泌物,宮腔鏡下切除后需送病理檢查排除惡變可能,同時治療合并的宮頸糜爛。
5、機械損傷:分娩裂傷或宮腔操作造成宮頸組織修復異常。產后復查發現息肉應評估基底寬度,廣基息肉需行宮頸錐切術,術后三個月內避免性生活及劇烈運動。
日常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增強黏膜修復能力,推薦食用獼猴桃、牡蠣等食物。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出現異常出血或白帶增多應及時婦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