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可能導致血尿,但需排除其他泌尿系統疾病。梅毒螺旋體感染可能引發腎臟損害、免疫復合物沉積、血管炎、輸尿管狹窄、膀胱黏膜病變等并發癥。
1、腎臟損害:三期梅毒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或腎小球腎炎,導致腎小球基底膜損傷。患者需進行血清學檢測確認梅毒活動性,青霉素是首選治療藥物。
2、免疫復合物沉積:梅毒螺旋體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激活補體系統造成炎癥反應。這種情況需通過腎活檢確診,治療需控制梅毒感染同時使用免疫抑制劑。
3、血管炎:梅毒感染可導致血管壁炎癥,引發腎臟小血管破裂出血。血管造影有助于診斷,除抗梅毒治療外可能需血管擴張藥物。
4、輸尿管狹窄:晚期梅毒可能引起輸尿管纖維化狹窄,導致腎盂積水繼發出血。影像學檢查可明確狹窄部位,必要時需手術解除梗阻。
5、膀胱黏膜病變:梅毒引起的膀胱炎或潰瘍可直接導致血尿。膀胱鏡檢查可見特征性改變,局部治療需結合全身抗梅毒方案。
梅毒相關血尿患者應保持充足水分攝入,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飲食需低鹽低脂,限制蛋白質攝入減輕腎臟負擔。定期監測尿液常規和腎功能指標,出現持續血尿或腰痛需立即就醫。梅毒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直至血清學轉陰,密切接觸者需同步篩查。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基礎疾病,避免加重血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