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氫鈉可以輔助緩解霉菌感染引起的外陰瘙癢癥狀,但無法根治霉菌感染。
碳酸氫鈉溶液呈弱堿性,能暫時改變局部酸堿環境,抑制霉菌生長。使用時需將碳酸氫鈉配制成2%-4%濃度的溶液進行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這種方法適用于輕度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可緩解瘙癢、灼熱等不適感。
1、霉菌感染的治療原則:
霉菌感染需規范使用抗真菌藥物,常見治療藥物包括克霉唑栓劑、咪康唑栓劑和制霉菌素栓劑等陰道局部用藥。對于反復發作或嚴重的霉菌性陰道炎,可能需要配合口服氟康唑等全身抗真菌治療。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
2、碳酸氫鈉使用的注意事項:
碳酸氫鈉坐浴不宜長期使用,過度使用可能破壞陰道正常菌群平衡。溶液濃度過高可能刺激皮膚,出現灼傷感。孕婦、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現霉菌感染時,應及時就醫,不建議自行使用碳酸氫鈉處理。
預防霉菌感染需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經期及時更換衛生用品。飲食上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適當補充含乳酸菌的發酵食品。適度運動增強體質,避免濫用抗生素。出現白帶異常、外陰瘙癢等癥狀持續不緩解時,建議盡早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