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屬于嚴重的心臟疾病,其嚴重程度取決于瓣膜損傷程度和并發癥風險。
1、輕度瓣膜病變階段:
早期可能僅表現為活動后心悸或輕度氣促,心臟超聲顯示瓣膜輕微狹窄或關閉不全。此階段通過規范抗風濕治療和定期復查,可有效延緩病情進展。日常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鏈球菌感染,建議每半年進行心臟功能評估。飲食宜低鹽高蛋白,限制劇烈運動但需保持適度有氧鍛煉。
2、中度心功能代償期:
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咳嗽等癥狀,二尖瓣面容是典型體征。此時可能需接受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控制,重點監測房顫等心律失常。患者應嚴格記錄每日出入量,睡眠時采取高枕臥位,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合并肺動脈高壓者需限制鈉鹽攝入在每日3克以下。
3、重度心功能失代償期:
表現為端坐呼吸、下肢重度水腫等心衰癥狀,可能伴隨肝淤血和胸腔積液。需考慮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術前需評估肝腎功能及凝血狀態。該階段需絕對臥床休息,每日稱重監測液體潴留,警惕血栓栓塞風險。終末期患者可能需進行心臟移植評估。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需終身接受青霉素預防性治療,避免鏈球菌反復感染加重瓣膜損害。建議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感染。飲食方面每日蛋白質攝入不低于1.2g/kg體重,限制腌制食品,補充富含維生素B1的糙米、燕麥等谷物。合并房顫者需定期監測INR值,避免進食影響華法林藥效的深綠色蔬菜。心理疏導同樣重要,建議加入心臟康復患者互助組織,通過正念訓練緩解疾病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