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子宮出血是指月經周期、經期或經量明顯偏離正常范圍的陰道出血現象,可能由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子宮內膜病變等原因引起。
1、內分泌失調:
排卵障礙或黃體功能不足會導致激素水平紊亂,常見于青春期、圍絕經期女性。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律、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可通過激素類藥物調節月經周期,如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同時需排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基礎疾病。
2、子宮肌瘤:
肌壁間或黏膜下肌瘤可能改變宮腔形態,影響子宮內膜正常脫落。典型癥狀為經量增多伴血塊、經期延長,部分患者出現貧血。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根據肌瘤大小可選擇米非司酮等藥物保守治療或子宮肌瘤剔除術。
3、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形成贅生物,可能導致經間期出血或經后淋漓不盡。宮腔鏡檢查是診斷金標準,治療需行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術后可短期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預防復發。
4、凝血功能障礙:
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可能表現為突發大量子宮出血,常伴皮膚瘀斑、牙齦出血等全身癥狀。需完善凝血功能檢測,治療需聯合血液科進行原發病管理,必要時輸注凝血因子。
5、子宮內膜病變:
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宮內膜癌可能導致絕經后出血或月經紊亂,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等。診斷依賴診刮病理檢查,治療需根據病理結果選擇孕激素治療或全子宮切除術。
建議記錄至少3個月經周期的出血模式,包括出血起止時間、出血量及伴隨癥狀。日常避免過度節食或劇烈運動,保證鐵質攝入預防貧血,如豬肝、菠菜等含鐵豐富食物。40歲以上女性或出血持續超過3個月應及時就診,排除惡性病變可能。超聲檢查、激素六項和宮頸癌篩查是常規評估手段,必要時需進行宮腔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