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蟲性陰道炎可能導致不孕。滴蟲感染引發的炎癥反應可能影響生殖系統功能,但及時規范治療可顯著降低不孕風險。
滴蟲性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感染引起,典型癥狀包括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外陰瘙癢及灼熱感。炎癥長期存在時,滴蟲可能上行感染至宮頸、子宮內膜甚至輸卵管。輸卵管黏膜受損后易形成粘連或堵塞,阻礙精卵結合或受精卵運輸,這是導致不孕的主要機制。急性期患者還可能因性交疼痛減少同房頻率,間接影響受孕機會。
滴蟲性陰道炎合并其他感染時風險更高。約30%患者同時存在細菌性陰道病,混合感染會加重黏膜損傷。衣原體或淋球菌共感染可能加速輸卵管病變進程。炎癥環境下,陰道分泌物酸堿度改變會降低精子活力,宮頸黏液性狀異常也會妨礙精子穿透。
規范治療可阻斷疾病進展。硝基咪唑類藥物能有效殺滅滴蟲,配偶需同步治療以防重復感染。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完成療程后需復查確認病原體轉陰。合并盆腔炎者需延長抗生素使用周期,嚴重輸卵管病變可能需腹腔鏡手術松解粘連。
日常護理需注重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治療期間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癥反應。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應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動。計劃妊娠者建議治愈后3個月再嘗試受孕,確保生殖道環境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