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可以服用健脾祛濕的中成藥進行調理。中醫認為濕氣重多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需通過健脾利濕改善癥狀。
一、常見祛濕中成藥:
參苓白術散由人參、茯苓、白術等組成,能補脾胃、益肺氣,適用于脾胃虛弱兼濕氣重者。二陳丸含陳皮、半夏等成分,具有燥濕化痰功效,適合痰濕內阻引起的頭身困重。香砂六君丸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木香、砂仁,對脾虛氣滯型濕重效果顯著。
二、體質辨證用藥:
濕熱體質者適合選用清熱祛濕的龍膽瀉肝丸,其含龍膽草、黃芩等成分,能清肝膽濕熱。寒濕體質宜用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干姜等溫陽藥材,可散寒除濕。單純脾虛濕盛者選擇平和的四君子湯加減更為穩妥。
日常需配合飲食調理,薏苡仁、赤小豆、山藥等食材可煮粥食用,避免生冷油膩。適度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能促進氣血運行,居住環境保持干燥通風。癥狀持續或伴隨明顯乏力、水腫時,建議由中醫師進行體質辨識后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