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牙周炎通過規范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發展,但完全治愈需長期管理。該病進展快、破壞性強,及時干預可阻止牙槽骨進一步吸收,保留患牙功能。
一、疾病分期與治療目標:
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多發生于青少年,累及第一恒磨牙和切牙,牙槽骨呈垂直吸收。廣泛型則累及多數牙齒,30歲以下患者多見。早期治療可使炎癥消退,但已喪失的牙周組織難以再生。治療核心在于控制菌斑、消除炎癥,通過齦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礎治療清除感染源,中重度病例需配合翻瓣手術或引導組織再生術。
二、綜合治療措施:
基礎治療階段需每3個月復查維護,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輔助控制菌斑。藥物治療可選用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緩釋劑局部應用,必要時短期口服阿莫西林與甲硝唑聯合用藥。對于伴有咬合創傷的患牙需進行調頜,松動牙采用纖維帶固定。吸煙患者必須戒煙,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需同步控制。
三、長期維護要點:
治療后第一年每3個月復查一次,穩定后延長至6個月隨訪。日常使用小頭軟毛牙刷配合牙縫刷清潔,建議選用含氟牙膏與沖牙器。飲食避免過硬過黏食物,增加維生素C和鈣質攝入。每年拍攝牙周探診深度記錄和X線片評估骨量變化,出現牙齦出血或牙齒移位需立即復診。
患者需建立終身維護意識,每日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每餐后漱口。定期進行牙周專業護理,避免牙周袋再感染。適當補充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新鮮蔬果,限制精制糖攝入。適度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保持口腔微生態平衡。對于伴有錯頜畸形的患者,待炎癥控制后可考慮正畸治療改善咬合關系。心理上需認識該病慢性特性,避免過度焦慮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