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反應多數在孕12周后逐漸緩解,但少數孕婦可能持續至分娩。
1、孕早期孕吐:
孕吐是妊娠期常見的生理反應,醫學上稱為“妊娠劇吐”,主要與體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關。孕6周左右開始出現,孕8-10周達到高峰,孕12周后隨著激素水平穩定,大多數孕婦癥狀明顯減輕。此階段可通過少食多餐、避免空腹、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緩解癥狀,如蘇打餅干、小米粥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接觸油膩氣味也有助于減輕不適。
2、持續性孕吐:
約3%的孕婦可能出現妊娠劇吐持續至孕中晚期,甚至分娩前。這種情況可能與多胎妊娠、葡萄胎等病理因素有關,也可能與孕婦胃腸道敏感度較高相關。持續孕吐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需密切監測尿酮體指標。若出現體重下降超過孕前5%、24小時內無法進食進水、尿量明顯減少等癥狀,需及時就醫。醫生可能建議靜脈補液治療,或使用維生素B6、多潘立酮等藥物緩解癥狀。
孕期飲食需注意分次攝入碳水化合物與優質蛋白,如蒸蛋羹、藕粉等易吸收食物,避免一次性進食過多加重胃部負擔。每日適當散步促進胃腸蠕動,穿著寬松衣物減少腹部壓迫感。保持規律作息與平和心態,可通過聽輕音樂、冥想等方式轉移對不適感的注意力。若孕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建議在產科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切勿自行服用止吐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