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妄想癥是一種以持續、不符合現實的錯誤信念為特征的精神障礙,常見于65歲以上人群。妄想內容多涉及被害、嫉妒或軀體疾病,可能與腦功能退化、感覺剝奪、社會隔離、神經遞質失衡、器質性疾病等因素有關。
1、腦功能退化:年齡增長導致大腦皮層萎縮、海馬體縮小等結構性改變,影響認知功能。患者可能堅信財物被竊或家人投毒,可通過認知訓練、社交活動延緩進程。
2、感覺剝奪:視力聽力衰退使老年人對外界信息接收不全,易產生誤解。建議定期檢查感官功能,使用助聽器、老花鏡等輔助工具減少認知偏差。
3、社會隔離:獨居或缺乏社交支持的老人更易產生被害妄想。子女應保持每周3次以上探視頻率,鼓勵參與社區棋牌活動、老年大學課程等集體項目。
4、神經遞質失衡:多巴胺過度活躍或乙酰膽堿不足可能引發嫉妒妄想。奧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藥物可調節神經傳導,需配合血藥濃度監測使用。
5、器質性疾?。喊柎暮D?、帕金森病等常伴發妄想癥狀。腦血管造影或腦脊液檢查可明確病因,需針對原發病進行膽堿酯酶抑制劑治療或深部腦刺激手術。
日常飲食應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進行3次30分鐘以上的太極拳或散步。臥室保持適度光照避免晝夜節律紊亂,護理時避免直接否定患者的妄想內容,采用轉移注意力方式溝通。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攻擊行為時需及時至精神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