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麻可掛神經內科或骨科就診,常見原因包括腰椎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血液循環障礙等。
1、神經內科排查:
持續性腿麻需優先排除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對稱性麻木伴刺痛感,腰椎間盤突出可能伴隨坐骨神經放射痛。神經傳導速度檢測和肌電圖可明確診斷,甲鈷胺、依帕司他等神經營養藥物可改善癥狀。
2、骨科疾病篩查:
腰椎退行性病變是老年腿麻常見病因。腰椎管狹窄可能導致間歇性跛行,椎間盤突出常引發單側下肢麻木。X線或MRI檢查能評估骨質增生程度,嚴重者需考慮椎間孔鏡手術或椎管減壓術。
3、血管外科評估: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表現為活動后腿麻伴疼痛,靜息時緩解。踝肱指數檢測和血管超聲可判斷血流狀況,輕癥可通過步行鍛煉改善,重癥需進行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
4、內分泌科會診:
長期未控制的糖尿病易引發周圍神經病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評估血糖控制情況,伴有皮膚蟻走感或襪套樣感覺異常時,需聯合使用硫辛酸和前列腺素制劑。
5、康復科干預:
非病理性腿麻可通過低頻脈沖電刺激緩解。中醫針灸選取環跳、陽陵泉等穴位,配合紅外線照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平衡訓練和抗阻運動有助于增強下肢肌力。
日常建議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時墊高下肢促進靜脈回流。太極拳和水中步行等低沖擊運動可改善微循環,若出現進行性肌無力或大小便失禁需急診處理。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足部護理時注意檢查有無破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