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通常不會自愈,需要通過醫學干預改善癥狀。
膀胱憩室是膀胱壁向外突出的囊袋狀結構,多數由膀胱出口梗阻或長期排尿困難導致。憩室本身不具備收縮功能,尿液易滯留其中,可能引發反復尿路感染或結石形成。根據憩室大小和癥狀嚴重程度,臨床分為無癥狀型、單純感染型和合并結石型三類。無癥狀型憩室直徑小于3厘米且無并發癥時,可暫不處理但需定期復查;反復感染或憩室較大者需解除梗阻原因,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采用α受體阻滯劑緩解癥狀;合并結石或癌變風險時需手術切除憩室。
1、無癥狀型憩室:
約20%患者憩室較小且無臨床表現,每年需進行超聲檢查和尿流動力學評估。日常應避免憋尿、限制咖啡因攝入,通過盆底肌訓練改善排尿功能。合并輕度前列腺增生者可服用植物制劑緩解排尿阻力。
2、合并感染型憩室:
表現為反復尿頻尿急,尿培養常見大腸埃希菌感染。除規范使用抗菌藥物外,需通過膀胱鏡確認憩室頸部寬度,狹窄者可行經尿道憩室頸切開術。長期留置導尿患者需每日清洗會陰部,每月更換導尿管。
3、復雜型憩室:
憩室直徑超過5厘米或伴有結石時,推薦腹腔鏡憩室切除術。術后需留置膀胱沖洗管3-5天,監測尿常規至白細胞恢復正常。存在膀胱輸尿管反流者,需同期行抗反流手術。
日常護理需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毫升以上,分次飲用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建議選擇游泳、太極拳等避免腹壓增高的運動,忌食辛辣刺激食物。60歲以上患者每半年需進行膀胱腫瘤標志物篩查,出現血尿或排尿疼痛加重應及時就診。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血糖過高會延緩術后切口愈合。冬季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加重尿頻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