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牙可能影響恒牙萌出、導致牙列不齊、誘發鄰牙齲壞、引發頜骨囊腫或造成咬合功能障礙,需通過口腔檢查、正畸干預、手術導萌、鄰牙治療或囊腫切除等方式處理。
1、恒牙萌出受阻:
埋伏牙占據恒牙正常萌出空間,乳牙脫落后恒牙無法正常生長。臨床表現為乳牙滯留或恒牙異位萌出,需拍攝全景片評估埋伏位置,通過正畸牽引或手術開窗暴露牙冠輔助萌出。
2、牙列排列異常:
埋伏牙擠壓鄰牙導致牙齒扭轉、傾斜或間隙異常。常見尖牙埋伏引發前牙區擁擠,可能伴隨牙弓不對稱。早期干預可采用間隙保持器或序列拔牙,嚴重者需配合固定矯治器排齊牙列。
3、鄰面齲齒風險:
埋伏牙與鄰牙形成清潔死角,食物嵌塞易致鄰面齲。好發于第二磨牙與埋伏智齒間,典型癥狀為鄰牙冷熱敏感或自發疼痛。需通過鄰面去齲充填、窩溝封閉或預防性拔除埋伏牙阻斷病變。
4、頜骨囊腫形成:
長期埋伏可能刺激牙囊組織形成含牙囊腫,X線顯示頜骨透射影伴牙根吸收。較大囊腫可導致骨皮質膨隆或病理性骨折,需行囊腫刮治術聯合埋伏牙拔除,缺損嚴重者需植骨修復。
5、咬合功能紊亂:
埋伏牙改變牙弓長度導致對刃咬合或開合,可能伴隨顳下頜關節彈響。多發生于下頜前磨牙埋伏病例,需通過咬合墊、功能性矯治器或正頜手術重建正常咬合關系。
日常需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監測恒牙發育,乳恒牙替換期出現異常松動或疼痛應及時就診。飲食避免過硬食物防止乳牙早失,餐后使用牙線清潔鄰接面。正畸治療期間配合佩戴矯治器,術后保持口腔衛生預防感染。埋伏牙處理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多數病例經規范治療可恢復正常牙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