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1月的一輪漲價后,
目前,
連花清瘟大幅漲價現象仍在上演,
有藥店的連花清瘟,
單盒賣百元,
而平時在30元左右。
連花清瘟價格一漲再漲
連花清瘟斷貨的消息不斷發酵。
繼總部員工需排隊購買、
多地藥店斷貨之后,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坐地起價的現象,
同一品規的產品在同一渠道上,
報價差距超過5倍。
在11月下旬,
連花清瘟在經歷“缺貨”風波后,
部分藥店對連花清瘟膠囊均有不同程度提價。
有藥店0.35g*48粒/盒規格的連花清瘟膠囊
售價46元/盒。
若以以往約30元/盒的普遍售價計算,
已提價超50%。
近期,
部分藥店的提價幅度更大。
不同平臺、不同藥房之間
價格差距也較大。
例如,
某外賣APP上僅兩家藥店
可在深圳地區配送連花清瘟膠囊
(0.35g*24粒/盒)
一家報價65元,
一家報價12.1元。
而同樣品規的連花清瘟膠囊,
另一網購平臺上的價格是14.8元。
在某網購APP上,
不同藥房的售價也不盡相同,
單價從14元-70元不等。
單盒價格甚至可達102元。
廠家:供貨價格穩定
12月6日晚間,
以嶺藥業在互動平臺上回應稱,
近來連花清瘟供貨價格保持穩定。
如果消費者發現個別終端出現漲價情形,
請及時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反映。
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各種措施擴大生產,
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同時,
由于近期市面上出現
以“蓮花”、“清溫”等近似詞標識的假冒偽劣產品,
售價更是高達上百元。
還有商家正搶先注冊
“連花清溫”、“蓮花清溫”、“蓮花清瘟”等商標。
為了杜絕其他不良商家注冊近似商標后
生產偽劣產品,
以嶺藥業近期提交了一批
近似讀音的商標注冊申請,
申請分類為啤酒飲料、方便食品等。
監管:我會出手
面對不斷上漲的藥價,
各地區市場監管部門明確
將打擊藥品“囤積居奇”的行為。
12月2日,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表示,
將加強藥品質量和價格監管,
對全市7200多家藥店開展了全覆蓋監督檢查,
對防疫用品和藥品的市場價格進行動態實時監測,
對市民群眾反映的涉嫌價格違法線索,
及時調查處理。
12月5日,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就醫療藥品及用品價格行為發文提醒告誡:
不得借疫情防控之機
大幅提高醫療藥品及用品的銷售價格,
經營者要嚴格控制進銷差價在合理范圍內;
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
以及散布漲價謠言;
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的罰款。
12月6日,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提醒告誡書,
提示經營者不得對糧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
和口罩、抗病毒藥品、消毒殺菌用品、相關醫療器械等防疫用品
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也發文表示,
市民朋友一旦發現相關違法行為,
可以撥打1234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專家:不必囤藥
近日,
多張“新冠藥品清單”在網上流傳,
有“新冠吃藥順序圖”,
有所謂“國家衛健委推薦新冠治療中成藥”,
還有一些民間偏方。
對此,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周發春表示
“網傳新冠吃藥順序圖、囤藥清單等,
我覺得其實是沒必要的。”
專家建議,
在家里的日常常備藥中,
可以考慮備點布洛芬、泰諾、藿香正氣液等相應的藥物,
大可不必去囤藥。
另一方面,
需注意防護和適度鍛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楊莉也表示,
目前發現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新增感染者中,
更多的是無癥狀感染者。
無癥狀感染者
若在隔離醫學觀察期間
未出現相關癥狀或體征,
則保持適度休息、多飲水即可,
不需要用藥及任何其他治療措施,
按目前政策只要做好隔離,
避免傳染即可。
專門針對新冠肺炎自行備藥,
特別是大量囤積特定藥物的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