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宮頸炎可通過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測、影像學評估、病原體篩查、臨床癥狀分析等方式診斷。
醫生通過陰道窺器觀察宮頸充血水腫、膿性分泌物附著等典型體征。宮頸觸診易誘發接觸性出血,宮頸舉痛提示炎癥累及周圍組織。檢查需在非月經期進行,避免影響結果準確性。
宮頸分泌物涂片革蘭染色發現中性粒細胞>10個/高倍視野具有診斷意義。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及C反應蛋白升高反映全身炎癥反應。陰道微生態檢測可評估菌群失衡程度。
經陰道超聲檢查能顯示宮頸管增寬、黏膜下層水腫等結構改變。盆腔MRI適用于復雜病例,可鑒別輸卵管積膿等并發癥。影像學異常需結合臨床表現綜合判斷。
采用核酸擴增技術檢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特異性病原體。細菌培養聯合藥敏試驗指導抗生素選擇。支原體培養陽性率較低但具有確診價值。
患者主訴膿性陰道分泌物、性交后出血、下腹墜痛等癥狀持續超過7天應考慮急性宮頸炎。排尿困難伴發熱提示炎癥擴散,需警惕盆腔炎性疾病。
診斷期間建議避免性生活,穿著棉質透氣內褲保持外陰清潔。每日飲水1500ml以上促進代謝,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急性期禁止盆浴及陰道沖洗,癥狀加重需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病原體陽性者性伴侶應同步檢查治療,治愈前采取屏障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