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化療后可以初步評估療效,但具體效果需結合影像學檢查和腫瘤標志物等綜合判斷。
化療療效評估通常需要2-3個周期,這是觀察腫瘤對藥物敏感性的關鍵窗口期。實體瘤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定和疾病進展四種情況。完全緩解指所有病灶消失;部分緩解為腫瘤最大徑總和縮小≥30%;疾病穩定是腫瘤變化在縮小30%至增大20%之間;疾病進展則指腫瘤增大超過20%或出現新病灶。三次化療后通過CT、MRI等影像對比可初步判斷療效趨勢。
血液系統腫瘤的療效評估標準有所不同,主要觀察骨髓象、外周血象及分子生物學指標。完全緩解需達到骨髓原始細胞比例小于5%,外周血細胞計數恢復正常;部分緩解要求骨髓原始細胞比例減少50%以上。三次化療后通過骨髓穿刺和流式細胞術檢測可明確療效。
影響化療療效的因素包括腫瘤類型、分期、分子分型及患者身體狀況。對化療敏感的腫瘤如淋巴瘤、睪丸癌等,三次化療后可能出現顯著效果;而胰腺癌、肝癌等化療敏感性較差的腫瘤,療效顯現可能較慢。患者體能狀態評分、肝腎功能及藥物代謝能力也會影響療效評估。
化療期間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蛋奶等,每日熱量應達到30-35千卡/公斤體重。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每日監測體溫,白細胞低于3×10?/L時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預防口腔潰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