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露后牙齒存在松動脫落的風險,但具體發展取決于牙齦萎縮程度和口腔護理措施。
1、牙根外露的常見原因:
牙根外露主要由牙齦萎縮導致,常見誘因包括長期刷牙力度過大、牙周炎反復發作、牙齒排列不齊或咬合創傷。牙齦萎縮后,包裹牙根的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齒支撐力減弱。若伴隨牙周袋形成和細菌感染,會加速牙槽骨破壞進程。
2、不同階段的干預措施:
早期牙齦萎縮可通過改良巴氏刷牙法、定期潔牙控制炎癥。中度萎縮需進行齦下刮治消除牙周袋,配合骨粉填充術修復牙槽骨。重度萎縮伴Ⅲ度以上松動時,可能需要拔牙后種植修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線能減緩牙齦退縮速度。
建議每半年進行牙周探診檢查,避免橫向拉鋸式刷牙。咀嚼時優先使用健康側牙齒,減少患側咬合壓力。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吸煙者應戒煙以改善牙齦微循環。出現冷熱敏感癥狀時,可短期使用脫敏牙膏緩解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