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鼻塞可通過抬高頭部、生理鹽水滴鼻、吸鼻器清理、保持環境濕潤、按摩鼻翼等方式緩解。鼻腔堵塞通常由鼻腔狹窄、分泌物干燥、環境干燥、感冒病毒、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1、抬高頭部:將新生兒頭部墊高15-30度能促進鼻腔引流,選擇斜坡式睡姿或懷抱時保持頭高腳低位。哺乳后需維持該姿勢20分鐘,避免平躺引發奶液反流加重鼻塞,同時需確保頸部不受壓迫。
2、生理鹽水滴鼻: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每側鼻腔滴入1-2滴,等待30秒軟化分泌物。操作時固定嬰兒頭部偏向一側,使用專用滴管避免觸碰鼻黏膜,每日不超過4次以防黏膜刺激。
3、吸鼻器清理:選擇球形吸鼻器先擠壓球部,將尖端輕輕插入鼻孔后緩慢松開。操作需在喂奶前進行,每次吸引不超過3秒,吸引后觀察分泌物性狀,出現血絲或膿性分泌物需就醫。
4、環境加濕:維持室內濕度50%-60%,使用冷霧加濕器每日清洗水箱。避免添加精油等刺激物,可在浴室制造蒸汽后抱入停留5分鐘,冬季需同步控制室溫在22-24℃。
5、鼻翼按摩:洗凈雙手后用拇指指腹從鼻梁向鼻翼方向輕柔按摩,配合溫毛巾敷鼻根部。每次循環5-8次,哺乳后1小時進行,出現皮膚發紅或抗拒反應需立即停止。
日常需選擇透氣性好的純棉衣物,避免羊毛等易致敏材質。母乳喂養者母親應減少牛奶、雞蛋等易過敏食物攝入,人工喂養可嘗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觀察是否伴隨咳嗽、發熱或進食量下降,持續鼻塞超過3天或出現呼吸急促、口唇發紺需急診處理。被動吸煙會顯著加重癥狀,家庭成員需嚴格避免室內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