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通過選擇醫用外科口罩、N95/KN95口罩、普通醫用口罩、佩戴口罩時注意密合性、及時更換口罩等方式防護。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正確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
1、醫用外科口罩:
符合YY0469-2011標準的醫用外科口罩具有三層結構,外層防水、中層過濾、內層吸濕,能阻擋90%以上的5μm顆粒。建議在醫療機構等高風險環境使用,每4小時更換一次,潮濕或污染時立即更換。購買時需認準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
2、N95/KN95口罩:
N95美國標準或KN95中國標準口罩對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95%,適合密切接觸疑似或確診患者的高風險場景。這類口罩具有更好的面部貼合性,但透氣性較差,連續佩戴不宜超過4小時。心肺功能不全者需謹慎使用。
3、普通醫用口罩:
符合YY/T0969-2013標準的一次性醫用口罩適用于日常防護,能阻隔大部分飛沫。建議在超市、公交等公共場所使用,佩戴時需區分內外層,鼻夾塑形后確保邊緣貼合面部。普通醫用口罩不建議重復使用,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
4、密合性檢查:
佩戴口罩后需進行氣密性測試,雙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氣,檢查邊緣是否漏氣。調整鼻夾至貼合鼻梁,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外側。兒童應選擇專用尺寸的口罩,老年人需注意耳帶松緊度,佩戴眼鏡者要防止鏡片起霧影響密封性。
5、更換頻率:
口罩出現破損、變形、污染或呼吸阻力明顯增大時應立即更換。健康人群在非密集場所使用后的口罩可裝入密封袋丟棄,疑似感染者需作為醫療廢物處理。不建議使用蒸煮、酒精噴灑等方式消毒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
日常防護可配合75%酒精消毒雙手、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居家環境定期開窗通風,每日保證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太極拳增強免疫力。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如雞蛋、魚肉,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進行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