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治愈后多數情況下聽力可以恢復。聽力恢復程度取決于穿孔大小、位置以及治療時機,及時規范治療通常預后良好。
1、影響聽力恢復的關鍵因素:
穿孔直徑小于3毫米的中央型穿孔自愈率較高,愈合后聽力多可恢復正常。邊緣型穿孔或超過鼓膜面積50%的大穿孔需手術修補,術后3-6個月聽力逐漸改善。合并中耳炎反復發作或聽骨鏈損傷者,可能遺留輕度傳導性耳聾。
2、不同階段的治療方式:
急性穿孔期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擤鼻和游泳,約80%小穿孔可在1個月內自愈。慢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術,采用顳肌筋膜或軟骨膜修補,成功率可達90%。合并膽脂瘤者需先行病灶清除,二期再行聽力重建手術。
3、術后聽力康復要點:
術后3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和水浴,定期清理術腔血痂。聽力測試顯示氣骨導差縮小至10分貝內即為成功。高頻聽力損失者可通過助聽器補償,嚴重混合性耳聾可考慮人工耳蝸植入。
日常需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游泳時佩戴專用耳塞,控制過敏性鼻炎可降低復發風險。術后半年內每月復查聲導抗測試,堅持做鼓膜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E促進黏膜修復,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咽鼓管。適當進行平衡訓練改善前庭功能,如單腳站立、直線行走等康復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