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減壓可通過體位準備、器械檢查、置管操作、固定連接、觀察記錄等步驟完成操作。該技術主要用于緩解腸梗阻、術后腹脹等病癥。
1、體位準備: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頭部稍后仰。昏迷患者需側臥位防止誤吸。操作前向患者解釋流程,取得配合。測量鼻尖至耳垂再到劍突的距離,預估插管長度。
2、器械檢查:選擇12-18號胃管,檢查管道通暢性。準備石蠟油、膠布、注射器、負壓吸引裝置。測試負壓吸引器工作狀態,調節壓力至-50~-100mmHg。檢查各連接處密封性。
3、置管操作:潤滑胃管前端15-20cm,經鼻腔緩慢插入。至咽喉部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插至標記長度后,用注射器抽吸胃液確認位置。必要時行X線定位,避免誤入氣管。
4、固定連接:用膠布交叉固定于鼻翼及面頰部。胃管末端連接負壓吸引裝置,保持持續低負壓吸引。固定引流袋于床旁,保持管道自然彎曲避免牽拉。
5、觀察記錄:每小時記錄引流液顏色、性質、量。保持引流通暢,每2-4小時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觀察患者腹脹緩解情況,注意有無惡心、嘔吐等不適。
操作后需保持口腔清潔,每日2次口腔護理。指導患者避免劇烈咳嗽或用力擤鼻。記錄24小時出入量,監測電解質平衡。胃腸功能恢復后,先夾閉胃管觀察12小時再拔管。拔管前口服少量溫水,確認無嘔吐反應后快速拔出。術后飲食從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