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多數情況下不嚴重。這種細菌屬于人體正常菌群,通常僅在免疫力低下或皮膚屏障受損時引發機會性感染。
1、輕度感染表現:
局部皮膚可能出現紅腫、輕微疼痛或膿性分泌物,常見于傷口或導管留置部位。保持創面清潔干燥后多可自愈,必要時可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外用抗菌藥物。此類感染通常不會引起全身癥狀,預后良好。
2、需警惕的重癥情況:
當細菌侵入血液可能引發敗血癥,伴隨持續高熱、寒戰等全身炎癥反應;若累及人工關節或心臟瓣膜,則需萬古霉素等強效抗生素治療。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更易出現播散性感染,需監測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
日常應加強手部衛生,處理傷口時嚴格消毒。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定期檢查導管等侵入性裝置,出現不明原因發熱應及時就醫。均衡飲食補充優質蛋白,適度運動增強體質,避免過度使用抗生素破壞皮膚正常菌群平衡。術后患者可遵醫囑預防性使用抗菌敷料,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