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可能引起出血,具體與息肉類型、位置及大小有關。
1、消化道息肉:
胃腸道的炎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可能因摩擦、糜爛導致便血,表現為糞便潛血或肉眼可見鮮血。直徑超過1厘米的息肉出血風險更高,需通過腸鏡或胃鏡確診并評估是否需切除。
2、宮頸息肉:
子宮內膜或宮頸部位的息肉易引發接觸性出血,常見于性生活后或婦科檢查時出現點滴狀血性分泌物。絕經后女性若伴隨不規則出血需警惕惡變可能,建議行宮腔鏡檢查。
3、鼻腔息肉:
鼻息肉通常不直接引發出血,但合并感染或頻繁擤鼻時可能導致黏膜破損出血。若反復出現鼻衄伴嗅覺減退,需排除過敏性鼻炎或真菌感染等誘因。
發現異常出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避免自行用藥延誤診治。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減少辛辣刺激飲食,控制慢性炎癥。高風險人群如長期吸煙、家族息肉病史者應定期篩查,術后患者需按醫囑復查防止復發。適度運動可增強免疫力,但避免劇烈活動造成黏膜機械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