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嘔吐可通過轉移到陰涼處、補充電解質、物理降溫、服用藥物、及時就醫等方式緩解。中暑嘔吐通常由高溫環境、體液丟失、體溫調節失衡、電解質紊亂、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
1、轉移到陰涼處:
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解開衣領腰帶等束縛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環境溫度降低可減少熱量蓄積,為后續處理創造條件。
2、補充電解質:
口服補液鹽或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少量多次飲用。中暑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鈉、鉀等電解質丟失,引發嘔吐反射。補充電解質能糾正內環境紊亂,緩解胃腸癥狀。
3、物理降溫:
用濕毛巾擦拭頸側、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或使用冰袋隔布冷敷。體溫超過38.5℃時可采用溫水擦浴。物理降溫能快速降低核心體溫,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4、服用藥物:
在醫生指導下可使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解暑藥物,嘔吐嚴重時可短期應用多潘立酮等止吐藥。藥物能調節胃腸功能,但需注意藿香正氣水含酒精成分不宜與頭孢類藥物同用。
5、及時就醫:
出現意識模糊、持續高熱、抽搐等癥狀時需立即送醫。嚴重中暑可能引發熱射病,需靜脈補液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兒童出現嘔吐癥狀建議盡早就診。
預防中暑嘔吐需注意避免高溫時段外出,戶外活動時佩戴遮陽帽并每15-20分鐘補水200ml。飲食宜清淡,可適量食用西瓜、綠豆湯等清熱食物。運動前后及時補充含鈉鉀的飲品,衣著選擇透氣吸汗的棉質材料??照{房內溫度建議維持在26-28℃,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出現頭暈、乏力等先兆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并采取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