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癥可通過碳酸鋰、丙戊酸鈉、喹硫平等藥物治療,通常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腦結構異常、心理社會應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素有關。
1、碳酸鋰:
碳酸鋰是治療躁狂癥的一線藥物,通過調節谷氨酸能神經傳遞和細胞內信號通路發揮作用。該藥物對情緒高漲、活動增多等癥狀有顯著控制效果,需定期監測血鋰濃度以避免中毒風險。長期使用可能引起多尿、手抖等副作用。
2、丙戊酸鈉:
丙戊酸鈉作為心境穩定劑,能增強γ-氨基丁酸活性并抑制鈉離子通道。適用于快速循環型躁狂發作,對易激惹、睡眠需求減少等癥狀有效。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體重增加、震顫,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
3、喹硫平:
喹硫平通過阻斷多巴胺D2受體和5-HT2A受體改善思維奔逸、夸大妄想等癥狀。作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其鎮靜作用有助于控制興奮躁動狀態。可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或代謝異常,需配合生活方式干預。
4、奧氮平:
奧氮平可全面改善躁狂癥狀,尤其適用于伴精神病性特征的患者。該藥物通過調節多種神經遞質受體起效,但可能引起嗜睡、血糖升高等代謝問題。治療期間建議定期檢測體重和糖化血紅蛋白。
5、卡馬西平:
卡馬西平作為二線治療選擇,通過抑制電壓依賴性鈉通道穩定神經元膜電位。對傳統藥物無效的難治性躁狂可能有效,需注意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用藥前建議篩查HLA-B*1502基因。
躁狂癥藥物治療需配合規律作息和營養支持,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并限制咖啡因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情緒穩定。護理重點包括建立用藥提醒系統、記錄情緒變化日志,癥狀加重時需及時復診調整方案。